去年5月份就記錄了《新推出Emoji表情複制粘貼工具網站📋》,後來增加了多重複制功能,今年1月份擴展到了幾十種語言,這個站雖然流量不算高,但我自己還是挺喜歡用的,特别是在編輯漢字轉Emoji功能的時候,在一個單頁很容易找到需要的Emoji。
今年6月份EmojiAll新版上線,我們的設計師也重新規劃了新版的Emoji複制粘貼頁面,最近對老版本的Emoji複制站進行了替換,我也基于實際使用中遇到的問題給出反饋,設計師和程序員再次進行了修改完善。
Desktop電腦版截圖(夜間模式)如下:
去年我們在Emoji項目中獨創了漢字轉Emoji的功能,并在後續逐步應用,在漢語詞典、成語詞典等多種詞典中加入了漢字到Emoji的轉換從而實現漢語詞組轉Emoji和成語到Emoji的轉換,并在台灣繁體漢字的4個國語辭典中也加入了此功能:
- 《國語字典》:漢字轉爲Emoji
- 《國語辭典》:漢字詞語轉爲Emoji
- 《國語大辭典》:漢字詞語轉爲Emoji
- 《成語典》:成語轉爲Emoji
而且在新版Emoji網站的搜索功能、EmojiAll的公衆号搜索功能中都加
2016年我們就提供了IP地址的幾種工具服務,其中包含IP的whois查詢服務,按照規範是從幾個whois服務器查詢、返回信息的,最近又需要進行一些完善工作,特把一些信息摘錄如下:
- ARIC: whois.arin.net 美洲區 北美,包含非洲地區的查詢
- APNIC: whois.apnic.net 亞太區 包括亞洲和澳大利亞
- RIPE: whois.ripe.net 歐洲區 歐洲/中東(西亞)/北非
- LACNIC: whois.lacnic.net 拉美區 拉
幾年前Google推出了AMP項目并開源,bing, sogou等搜索引擎也表示支持,百度随後自己推出了一套有些類似的MIP項目,我們網站為了有更好的SEO效果,也在MediaWiki和Drupal網站都添加了MIP版本,我甚至在《Google AdSense實戰寶典》一書中還在一個問答中推薦大家做MIP版本。
但百度的MIP技術似乎總有些問題,緩存指向錯誤頁面等等。前兩年還有百度熊掌号,轟轟烈烈做全國巡演,但已經被百度放棄了,前兩個月接到百度通知,MIP的緩存也即将關閉,又一個産品快下課了。
網站做個AMP版本都有些麻煩,再加上MIP需要考慮更多

在使用MediaWiki的幾年間,我是不會PHP程序的,後來改Drupal,被迫學了一些PHP,但寫起來都不多,在開源程序的基礎上做點小修小改,也不講什麼規範,但後來改動慢慢積累多了,再後來招聘了更多的程序員加入,程序的規範性就顯得重要起來了。
今年
我們開始做Emoji網站已經有一年多時間了,對其中的國家地區旗幟Emoji分類也比較熟悉了,可以用于在其它網站的國家地區名稱前加上對應的Emoji,顯得更美觀,以前也有網站用小國旗圖片來放在國家地區名稱前後,現在也可以改為Emoji。
今天用程序去做了一個ISO國家代碼與Emoji的對應,做成一個數組,可以供其它程序調用:
$iso_to_emoji = array( 'AC' => '🇦🇨', 'AD' => '🇦🇩', 'AE' =&
我們用過AddThis,AddAny以及百度分享等集成工具,但都需要JS的支持,有點拖速度,同事去找了一些種直接用鍊接就可以做分享的,我整理如下:
Facebook:
文檔:https://developers.facebook.com/docs/workplace/sharing/share-dialog/
例子(過時)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harer.php?title=EmojiAll&u=https://www.emojiall.com/zh-hant/emoji/%F0%9F%9
以前在Google Analytics中查看我們網站流量來源的時候,時常會看到來自Facebook, Twitter, Youtube等過來的社交媒體流量,這些鍊接基本上都是用戶主動分享的時候留下的,我們自己沒有怎麼關注。
前段時間同事研究同類網站,發現html源代碼中有類似這樣的meta數據:
<meta property="og:title" content="The Rock" /> <meta property="og:type" content=&qu
前段時間郵編庫網站推出了“用IP地址或者手機定位獲取用戶位置及郵政編碼”以及“查找所屬街道辦事處的功能”,在去年的任意地址查詢郵編的基礎上進一步滿足用戶需求,這個十多年的MediaWiki網站雖然界面簡陋,但用戶留言回複互動工作一直堅持在做,所以也收集到很多用戶需求。
最近我們又進了一步,一下子推出很多項新的位置查詢服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