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人從2010年開始使用Drupal,比此前使用的MediaWiki更符合通用的建站要求,Drupal對多語言、多站點的支持也是我選擇它的重要因素。從最開始的6.x到7.x再到8.x,我一直都在使用,在這過程中需要修改模闆、自建模塊,也學會了PHP以及其它一些技術。在本博客中我也記錄了很多日常使用Drupal中遇到的問題、解決的辦法,希望對其他使用Drupal的朋友有所幫助。

這是 Drupal 分類的頁面,點擊下面标題查看詳細文章内容:
本人從2010年開始使用Drupal,比此前使用的MediaWiki更符合通用的建站要求,Drupal對多語言、多站點的支持也是我選擇它的重要因素。從最開始的6.x到7.x再到8.x,我一直都在使用,在這過程中需要修改模闆、自建模塊,也學會了PHP以及其它一些技術。在本博客中我也記錄了很多日常使用Drupal中遇到的問題、解決的辦法,希望對其他使用Drupal的朋友有所幫助。


這幾天在龍人網的改版中需要Drupal中安裝一個第三方模塊Date來實現CCK中的日期字段,安裝後可以正常使用,但該模塊基本上沒有漢化,後天管理是英文倒問題不大,但前台界面顯示英文就不太友好了,特别是“1 January, 2011 - 08:00:00 PM”這樣的日期格式更是看着别扭。
在網上找了一些說明Drupal模塊

以前安裝的MediaWiki, Discuz, X-Space, WordPress等網站系統中,不特别進行反垃圾設置的話,過一陣子總有自動發貼的機器人來搗亂,發布一堆垃圾廣告信息或者注冊一些無用帳号,手工删除起來很麻煩,最後都是采取技術手段來提前防範才行。
Drupal的系統設置裡默認是将用戶留言設為必須先預覽、再保存,這也可以防止自動發貼的

以前在使用MediaWiki的時候,有#redirect功能,也算是别名的一種方式,本身每個頁面的路徑都默認是标題的urlencode編碼,便于SEO,另外還可以用{{同義}}模闆來做同義詞頁面,還算方便。
在Drupal中,有專門的别名(Alias)管理,一個頁面可以有多個别名,如果用了Boost來生成html緩存文件的話,默認設置是每個别名都單獨生成

Drupal的原始安裝包隻包含了核心的模塊,隻有一個文本編輯器和附件上傳功能,連實現字體修改、做内外鍊接、顯示圖片都不容易實現,還是需要安裝外部編輯器等模塊才行。
好在網上的資料還比較豐富,我下載了CKEditor、IMCE和Wysiwyg幾個模塊,進過一番安裝、設置、測試,基本上都可以正常使用了,下面記錄一下:
CKEditor,這是和


2010年5月17日我在日志中寫了一篇《導入大量名錄數據到MediaWiki網站的例子》,詳細記錄了導入數據的過程步驟,後面進行了不少導入工作,也都是基本上按照那個步驟來的。
前段時間在國外的空間中安裝了Drupal以及一些模塊,進行了數據導入的嘗試工作,這個月又在國内的服務器上設置了Drupal平台的新站jamesqi.com和adsenseboo

我的個人網站使用的平台從MediaWiki改為Drupal以後,我接着對《Google AdSense實戰寶典》配套網站進行了改版,同樣是用Drupal替換MediaWiki。
不同的是,個人網站老版本積累了好幾年的日志,不方便搬遷就繼續保留老版,隻是新的博客等内容在新版網站中發布,而書籍配套網站此前的内容并不太多,可以完全搬遷到新平台中,并且乘着這次更換平台,在内容、功能上

最近在啟用新的Drupal平台以及升級MediaWiki系統的時候,感覺以前的登錄密碼、MySQL數據庫連接密碼都太簡單,前些天将各網站登錄密碼進行了修改,由簡單的英文小寫單詞改為英文大小寫、數字以及标點符号組成的強力密碼,避免可能遇到的破解危險。
我們的MediaWiki平台連接數據庫使用的用戶名、密碼都不複雜,而且用了好些年,根據新安裝Drupal時的建議,今

JamesQi.com這個域名是我2002年3月注冊的,不過開頭幾年基本上沒有使用,偶爾用HTML搞一點點測試性質的内容放在裡面,2005年以後用過Discuz論壇和X-Space的空間,2007年9月開始采用MediaWiki這個Wiki平台來發布一些以日志為主的内容。 不過MediaWiki并不是通用的CMS平台,用做Blog更是勉強了。我最近準備改用Dr
2002-2023 v11.7 a-j-e-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