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剛開始用Drupal還是Drupal 6,移動大潮未到來,後來随着智能手機的普及,我們在Drupal 6、Drupal 7上都設置了對應的手機版網站,現在又都合并到響應式設計網站中。但以Drupal網站為基礎開發App我們還沒有做過,隻是以前聽說是可行的,在前年北京亞艾元公司在武漢大學圖書館的培訓時,他們也講過一點點cordova,但實踐的時間很短,隻留下一點印象。雖然現在再開發App看上去已經晚了,難以讓用戶接受在手機上安裝更多App,但我還是想嘗試一下。今年初用Drupal與微信結合的模塊做了一點微信公衆号的開發可以有基本的效果,現在再來做App端的結合,下面把嘗試的步
祁勁松的博客文章
上次寫了一篇博客《老夫學鼓入門記》,打算繼續把後面學習架子鼓的過程也記錄下來,于是再寫下面一篇新日志。
5月7号星期六第2次課
成人興趣班一共16次課,每次1個小時,不過老師說還需要更多時間回去後自己練習,一些來學習的大學生往往隻是來聽課(甚至有交錢後很少來上課的),回去後不練習(或者沒有條件練習),那效果不會好,而工作後的成人來學習一般都還是會回去練練,這樣效果肯定好一些。我第一次上課(4月30日)後的一周因為外出荊門跑馬拉松而沒有很好練習,結果第二次去上課(5月7号)的時候老師發現唱譜、擊打等都沒有進步,搞得我也不好意思,第二次課回
OCR文字識别其實可以算很老的技術了,一二十年前購買掃描儀的時候就配有文字識别軟件,記得用起來比較勉強,在比較複雜的中英文混排、版面不規則的情況下,很難獲得滿意的識别效果。
這幾年我們在做Web展示網站的時候,有些原始資料隻有掃描件,嘗試過OCR軟件識别或者網上的OCR識别服務,但都不理想,而手工錄入、校對的工作量太大,也擱置下來了。
近期看到新聞,說騰訊OCR服務永久免費,就去網上看了看(先罵一句百度:在百度中搜“騰訊OCR API”,結果是無關企業的OCR廣告排在前面、百度自己的OCR服務接着出現,而把騰訊公
荊門馬拉松跑完以後,今年上半年的賽事就結束了,在武昌找了一家專門的打擊樂培訓機構,準備夏季業餘時間好好學習一下打架子鼓,争取能入門吧。
說到打鼓,認識我的人肯定覺得奇怪,呵呵,如果放在一年前,我自己也會大吃一驚。起因是去年9月份與同事去了一趟雲南旅遊,在大理、麗江的時候,有玩音樂的同事去當地借了一把吉他,晚上在客棧可以邊喝啤酒邊練音樂,我也在街上買了一個非洲手鼓,和在一起亂拍一下,也是有點意思。
By James Qi, 2016年5月5日
以前用我們自己購買托管或者租用的服務器時,備份的用途主要有兩個方面:
而從去年把自己的服務器全面轉為雲服務器後,上面的二個問題分别如下:
By James Qi, 2016年4月19日
成都馬拉松返回後用了一個星期腳底的泡、臉上的褶痕才逐步消退,再過一周就是首屆漢馬了。主場氛圍到底不一樣,周邊的親戚、大學中學的同學們提前一些天就開始關注相關媒體報道,跑步的朋友更是不用說,接連一些天各個微信群都熱鬧非凡,我也想趁着都江堰剛剛PB的好趨勢,在武漢也跑出一個好成績。 在武漢舉行就是方便,4月9日星期六早上從家裡步行出發就可以來到武漢會展中心領取裝備,現場還遇到要當兔子的以前認識的警察跑友。明天距離起點1.5公裡的龍王廟處,有85歲的老媽和姐姐去加油;在32.5公裡處将會有武漢市一醫院的醫療點,中學同學王智超是急救主任;而40公裡處以前在中體認識的孟
By James Qi, 2016年4月11日
去年夏天到美國去了一趟回來後的衡水湖馬拉松、合肥馬拉松都比較慘,而在杭州和黃石的半馬成績都還不錯,家人都勸說我以後不要跑全馬就跑半馬就很好,可半馬雖然跑得比較舒服,卻又覺得挑戰少了一點,自己真是賤啊,呵呵。後來看到朋友圈裡面有跑友說2016年成都馬拉松可以報名了而且不需要抽簽,就趕快搶着報了名,如今花錢受虐的事情還要趕緊搶,什麼世道啊。 這個冬季雖然也是霧霾籠罩,不過感覺比去年強一點,也不知道是治污真有點效果還是自己已經對霧霾麻木了。1、2月練得不多,但知道3月底要去成都跑所以2月中旬以後也不得不練,陪家人去磨山看梅花的時候順便購買了東湖年票,然後去磨山、落雁
By James Qi, 2016年4月8日
2010年前我們主要使用MediaWiki平台來建網站,2011年後改用更為通用的Drupal内容管理系統,新網站就用Drupal搭建,而老的Wiki網站就維持運行、管理留言等,兩個系統中可能有一部分相同的内容,都是獨立導入添加的。現在想把一個MediaWiki中用戶創建的頁面内容遷移到Drupal網站中,思路是從MediaWiki導出XML文件,變換為CSV格式,然後導入Drupal站,具體記錄如下:
站内搜索2002-2023 v11.7 a-j-e-0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