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1月份在厦门参加了本人的第一次马拉松,赛前心理预期过高、训练实力不足,前面半程速度偏快,导致25公里后逐步掉速,30公里附近腿都难以抬起,而且脚趾也磨破,中途不得不数次短暂步行一小段,然后慢跑直至终点。最后成绩4小时21分,赛后又冷又沮丧,记忆深刻。好在完成了全程,也算是跑过马拉松的人了,呵呵。😄
此后的1、2个月都很少跑步,只是还坚持去健身房参加些团体课程,例如Body Pump, Spinning, Combat, Nike Training Club等,其中Combat, Nike Training Club是新课程,我还比较喜欢。
到了3、4月份国内又有好些马拉松,看到武汉的一些跑友忙着去参加郑州开封马拉松、扬州马拉松等,我也开始恢复跑步,为下半年参加马拉松做准备。今年在几位跑友的带动组织下,除了汉口江滩的经典线路以外,又开发了好些新线路,特别是带有越野性质的线路,例如东湖磨山及落雁岛、马鞍山森林公园至喻家山、汉阳江滩及武昌江滩至青山江堤等,算是跑遍了武汉。
到了6月份,去跑吧网站预报名了,准备参加10月中旬的北京马拉松,不过因为十八大的原因,后来这个赛事的时间一直无法确定,甚至传言可能取消,后来9月份上海马拉松开始报名后我也第一时间去抢着报了,免得下半年没有赛事可以参加。
这半年期间,劲捷公司组织起来了羽毛球活动,而且出乎意料之外,几乎人人都参加,并且每周都有1、2次活动,这个超过了公司以前搞的足球、篮球等活动的普及率,其中有高手的带动也很重要。在9、10月份还搞了双打比赛,比较热闹。今年我的活动也够多了:跑步、健身房、羽毛球,到了周末甚至忙不过来。😁前些天我还在公司的周一晨会上分享了我写的《运动启示录》,把我自己的运动经历分成三个部分:学生时代、工作之后、恢复锻炼,希望给同事一些启发。
虽然今年的活动比较多,但实际跑步训练的数量、质量都有限,9月份一次周末长距离练习中,竟然跟不上跑友的节奏,感到头晕,这是以前没有过的。想到还要参加北京/上海马拉松比赛,必须加强恢复跑步训练了。到10月份北京马拉松的消息终于出来了,在11月25日举行,距离12月2日的上海马拉松只有一周时间,我也犹豫过是否放弃其中之一,不过既然已经报名了就都去参加吧,反正自己也不争名次、不记速度,当着锻炼、旅游好了。
说是无所谓完成时间,但总不能比厦门退步吧,所以最后的1、2个月还是得加强跑步训练,以前在健身房跑步机上最多只跑10公里,近期跑过21公里和32公里,都担心把跑步机跑垮了,呵呵。最后一个月干脆把健身房的卡办理了存卡,也就是暂停了,专门在其它地方练习跑步去,同济操场成了一个重点场所,平日晚上和周末都去跑过,练过10公里、20公里,也尝试12分钟跑,目前可以连续多次到2800米的水平。周六下午的江滩约跑去参加了24公里和36公里的,基本上做到能匀速跑下来,这样自己心里也有一些底了。
把到北京、上海的机票、火车票、住宿都在网上预订好,11月11日又网购了Skin A200加厚保暖梯度压缩衣裤、Nike+ GPS运动手表、injinji五趾袜、GU能量胶,还安排好了到北京见同学、在上海与家人旅游的相关事宜。只等前往参赛了。
未完待续。
评论